香港保险年化6%,真的假的?
最近,各大银行联袂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中国大陆的理财型保险的预期收益率也普遍下调到3%及以下,很多人开始发愁,如何在这种利率氛围下,打理好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多的视线开始转向香港。
几位香港的金融从业者告诉我,最近的香港保单卖出非常火爆——即使是在工作日,前来咨询保险业务的内地访客也几乎填满了整个接待中心。
香港监管部门发布的信息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共319亿港元,同比大涨58倍,较之前投保高峰的2016年同期也高出了6%。
为什么香港保险这么火爆?
01
香港保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目前,香港储蓄分红险的收益率预期可以达到6%左右的水平。很多人选项港险,都是冲着这点去的,这也是香港储蓄型保险最大的亮点。
但请【注意】,这里的预期利率并不是保证利率,而是是演示利率。
我们先看看香港储蓄型保险是怎么设计的:
香港储蓄型保险商场中,英式分红型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其设计一般分三层:
第一是“保证红利”,位于最底层,扮演着保险公司的保险网角色,100%会支付。
第二是“归原红利”(或者叫“复归红利”),源自债券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入报酬,这部分钱是非保证的,但公布后即获保证。
这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2022年你买了一份保险产品,此时经纪人给你演示,2025年的归原红利为5万美元,但这个数值在演示的时候并没有保证,到2025年,实际的归原红利可能只有4万美元。但是到2030年时,如果你申请退保,就可以拿到这4万美元及其利息。
这就类似于保险公司每年给你派发一个红包,在派发之前,你不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但在派发之后,你拆开红包看到了当年的红利金额,这笔钱也就落袋为安了。
第三是“终期红利”,这就像一个悬而未决的红包,只有在你去世或者退保时才能拆开。保险公司每年也会公布产品的终期红利,但在公布之后,终期红利还是可能减少或增加。终期红利的金额主要受到股票投入的表现作用,因此该金额相对较为波动。
来源:某香港保险产品说明材料
举个例子,你为今年刚刚出生的小孩购买了某香港保险产品,年缴保费5万美元,交5年。如果小孩20岁时退保,那么保证红利只有25.35万美元,刚刚回本;主要的投入收益在于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分别为9.81万美元和30.375万美元,总共65.535万美元,预期年化收益率5.8%。等到小孩40岁时退保,保证红利的年化报酬率也只有0.3%,但是如果加上非保证红利,预期年化收益率则可以达到6.4%。
可以看到,这款保险产品的保证利率其实是非常低的,高收益主要来自于非保证部分——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非保证”意味着,你购买保险产品之后,实际分红金额可能高于保险公司告诉你的预计金额,也可能低于预计的金额。到底能拿到多少钱,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入能力以及全球资本商场走势。
那么,如何判断保险公司的预计金额靠不靠谱呢?
可以看看“分红实现率”,用来衡量指定时光内,保险产品非保证收益的履行情况,即实际分红金额与购买保险产品时建议书对应的非保证金额的比率。例如,某款分红险建议书演示称,保单分红金额中非保证收益为1000元,而实际分红为700元,则该保单某年的分红实现率为70%。
根据香港监管部门的要求,香港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在官网披露自家产品的分红实现率。我在网上搜索了某保险公司产品的分红实现率,大部分产品的分红实现率在90%左右,但各产品参差不齐,最高的接近110%。
如果香港储蓄型保险产品的分红实现率能够做到90%以上,那么收益率就可以做到5-6%左右。
为什么香港保险的收益率可以做到这么高?主要是因为香港保险可以做到全球资产配置,而且可以高比例配置股票。
大陆的保险行业,理财险设计受到国家严格的监管,注重规避危险,资产配置以人民币债券为主。
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入限定于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不动产等渠道,且投入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不得高于20%。
近十年来国内利率不断走低,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也在持续下跌:2022年,内地险资的整体投入收益率为3.76%。而且近期监管,要求寿险公司调节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控制利差损,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则从3.5%降到3.0%。
而在香港,保险公司投入标的限制较少,可以将一半以上的保费收入投入股票,而且可以投入海外商场,包括美国、英国和亚太商场。例如,某香港保险产品,60%的资产配置在股票类别证券,如果你买的是美元保单,40-60%的资产会配置在美国商场。
但是,还是要提醒一句,虽然香港保险的预期收益率高,但这是非保证收益率,过去业绩并不代表将来。
除了收益率较高之外,香港储蓄型保险的设计也比较灵活,能实现更多的资产传承功能:
比如可以拆分保单——
内地的增额寿险只能通过减保或者退保来取出现金价值,实现保单的灵活性;
而香港保单可拆分成N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变化资产分配计划,同时不用退保,避免退保带来的财富损失。比如,生了二胎,可以把保单一拆二,同时保证两个小孩;老人也可以拆分保单,一部分资产用于养老,一部分资产用于传承;如果你想做到多样化配置,也可以通过货币转换功能,将拆分后的保单指定为不同的货币。
再比如简易信托功能——
被保人在身故前可以设定这个功能,被保人身故后,不会将保险理赔金一次性向保单受益人发放,而是根据要求分期发放,很大程度上避免受益人“挥霍”的问题。
香港保单提供多种保险金领取方式,可以一次性领取,也可以分期领取,可以自定义支付方式。这样可以防止受益人挥霍财产,高效简易地传承财富。
02
买香港储蓄型保险
要注意哪些坑?
短期内的收益率低、回本速度慢(低于内地同类产品)
一般而言,香港储蓄型保险的回本时光更慢,内地储蓄型保险一般在5年之内回本,但香港储蓄型保险需要更长时光。像我们在表1中举的例子,如果你交了25万美元保费,仅仅持有5年就退保,那么预计你仅能领到7.54万美元,大大亏本。
短期内的收益率也更低,比如某保险公司曾在内地和香港分别推出产品,持有10年时,内地产品的年化报酬率为2.89%,而香港产品的年化报酬率不到2%。想实现保险经纪人口中的6%年化收益率,需要持有保单20年以上。
必须跑一趟香港买保险
香港法例41章保险公司条例规定: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荐人寿保险属合法,不论卖出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保险签署地在香港为合法保单,签署地在香港境外为非法保单。
什么意思?就是说只有在香港本地签的保单,才合法;在内地签的,不受法律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大陆、香港两边都不管,俗称“地下保单”。
而且,香港保监局近期发布了《来自中国内地的潜在保单持有人须注意的重要体验》一文,提醒来自内地的潜在的保单持有人注意三个事项。具体来看,包括直接向保险人支付保费,而不是向保险代理支付;不要参与香港保险在内地的任何卖出活动;不要与卖出保险的无牌人士接洽。
法律体系不同
香港保险不受内地法律保护,而是受香港法律保护。因此一旦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需要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时,需要找香港律师进行处理,香港找律师的费用比较昂贵,费时费力费钱。
汇率危险和外汇政策危险
汇率波动可能会吞掉你的部分收益,由于有外汇限制,每年每人只有5万美元额度,多了就会产生更高成本。
大家购买香港保险时,一般会开通境外银行账户,这个账户也需要定期维护,以免冻结;长期寿险需要定期按时缴纳保费,但如果期间外汇支付政策发生变化,就可能面临无法按期缴纳保费的危险。
综合来看,买香港保险还是有一定门槛的,需要自己跑一趟香港,需要开一个境外银行账户,还可能面临收益率波动、汇率危险和法律危险。
如果投入额不高,或者只想找一个稳妥的投入渠道,锁定长期无危险利率,那么香港保险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香港保险适合的人群:
[*]资产净值比较高,能够承受差旅成本、汇兑成本和潜在的法律成本,而且有一笔10-20年不会动用的资金;
[*]有持有外汇的需求,比如打算出国定居、旅游、养老、送小孩出国留学;
[*]有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想投入海外股票和债券商场;
[*]有资产保密、财富传承等需求。
谢谢分享 看过楼主的帖子,我突然觉得我看过的书都白看了!📚 嘿嘿,看来今天的幸运星是我了,我遇到了这么好的帖子!🍀 为楼主疯狂打call,太棒了! 占位编辑,期待更多精彩! 哇塞,楼主,你的才华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送上一束花千万朵)💐 你是今天的星星,因你的分享我看到了光! 不愧是我眼中的楼主,你总是那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