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哪些好吃的美食?这两年有没有出现什么新颖的创造美食?
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对于同事们经常提起的香港美食一直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想了解香港美食有什么特点,真的有那么好吃吗?现在的香港美食有没有出现什么新颖的创造? 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我的日常就是罗列各式美食,所谓“川鲁粤淮扬,闽浙湘本帮”也大致吃了个遍,每种菜系也都有各自的特色,都能谱写出不一样的故事。尤其是在当地吃当地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唯独香港美食,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正宗的港味茶餐厅了。
叉烧饭、菠萝包、冻柠茶,这些在我美食备忘录里的名字,虽然到处可见,但要想唤起港味记忆,很难,因为大部分茶餐厅并没那么正宗。
直到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尝试了敏华冰厅。
这家1970年代开在香港旺角的茶餐厅,以销魂饭、菠萝包、铁板杂扒闻名,一卖,就卖了将近50年。
01 你是从哪里了解的冰厅?
或许很多人对“冰厅”这个词有点陌生,其实“冰厅”又叫“冰室”,售卖各式冷饮,70年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与港式美食结合,供应简单的炒面、小菜,是茶餐厅的前身。
本文的主角敏华冰厅,始于1970年代,那时它还叫“香港文华冰厅”。
在当时,冰厅的装修与经营模式十分简单。大致流程就是:客人点单,伙计纸笔记录,递到后厨,让厨师大展身手。
相信每一位TVB剧迷,即使没去过香港,也对影视剧里随处可见的茶餐厅印象颇深。
虽然在影视剧里,它只是一个背景板,却承载了不少剧迷的港风情怀。
比如2001年的《全职杀手》,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坐在中国冰室二楼,讲完了两个杀手争锋搏命的故事。
也有不少人因为这部剧,打卡了中国冰室。
早前的香港,大街小巷,有太多美味低价冰厅,它们的创始人大多长情,一家店一开就是一生。
用味道吸引顾客,使之成为常客,一次一次的光顾,习惯就成了情怀。
可惜,不是所有冰厅都能延续至今的。
02 敏华冰厅,从传统饮食到复古潮牌
曾经有家知名冰室,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画上了句点,关门的前一天,香港演员林雪还特地来吃来一碗沙爹牛面,当作告别。
而敏华是幸运且有远见的,它抓住了时机,顺利调转船头,将港式茶餐厅驶向了更远了地方。
如今的敏华,把传统和潮流融为一体,在保留港式风味的同时,汲取年轻人喜欢的事物,将其进行巧妙的搭配。
尤其是它的“One Store One Story”的空间设计概念。许多门店都会引入不同的概念来打造一个可打卡的“复古角”,凸显门店氛围。
让喜欢、想念香港美食的“怀旧者”和对香港美食好奇的“新兴者”都得到了满足。
比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敏铁MWR」,竟然把港铁搬进了餐厅里!
顾客进店如同乘坐地铁一般,需要在售票机前买票、进站、按照指示牌找到“列车”对应的“月台”,再开始“搭乘”。
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敏华冰厅的独特基因,吸引客人驻足停留,也设置了拍照打卡区,供顾客合影打卡。
店铺整体的装修风格在保留了部分老香港的文化标志外,又加了许多年轻的时尚元素。霓虹灯、墙面马赛克,路牌墙以及复古海报,让你一秒穿越回老香港。
独特的构思和装修让每家门店都用新语言的方式展示了老香港的不同生活场景,让怀念喜爱港风的消费者在此时此刻尽情沉浸其中。
如今的敏华的冰厅是经典是潮流,一边用心传承冰厅内涵,一边搭建具有互动感的社交场景。
除却环境外,美食也是敏华的绝对吸引点。
03 来敏华,必吃的三样美食
说到美食,我就可来劲了,毕竟一家餐厅环境再好,若食物体验不好,最终的结果就是昙花一现。
敏华冰厅则不同。
2019年进入内地,如今全国已有69家门店,覆盖了北上广深杭州沈阳等一二线城市。
话不多说,来欣赏一下敏华的三大招牌。
排名NO.1的是黯然销魂饭。
天知道我当初看完《食神》后,一直对家燕姐手里的那碗看似平凡,实则令人销魂的叉烧煎蛋饭念念不忘,但一直未有回想。
没想到竟然在敏华吃到了它!
一端上来,引入眼帘的便是大块的叉烧,色泽金红,甜蜜焦香,香味通过空气直直钻入鼻尖,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馋虫,再配上两个太阳蛋和些许蔬菜,看似规规矩矩,实则美味惊人。
先用筷子戳破太阳蛋,让蛋汁充分流出,加上调味头抽和秘制香葱油,将泰国香米牢牢地裹住,最后放上一块厚厚的蜜汁叉烧,一口下去,瞬间魂穿家燕姐,好吃到令人发指。
既然来到茶餐厅,传统的菠萝包也不能少,
敏华的菠萝包融入了新创意,变成了一口吃不下的Big Men菠萝包 。
作为敏华的二当家,菠萝包不论是从尺寸还是内容上,实属豪华配置。
首先是颜值满分的酥皮外观,圆滚滚的,碰就酥脆掉渣。
打开一看,有浓郁香甜的芝士片、清新解腻的大块番茄、滑嫩的煎蛋、最后铺上一层厚实诱人的午餐肉,一口能吃到六种口感!
谁不想尝一口!
我尝试张了好几次嘴,最终放弃了一口吃下去的想法。
用小刀切开成小份,再一口吃下,你就会感受到午餐肉的肉汁夹杂着芝士香瞬间在口腔中迸发。
满足,简直是太满足了!
最后再来一杯「爆打家族」里的暴打苦瓜柠檬茶,这顿港餐才算完美落幕。
精选的鲜苦瓜,与香水柠檬按比例调配,柠檬的清香融在了茶中。饮下一口,不会感觉太苦,回味之中带着些许清新回甘。
一顿饭下来,有点难舍在敏华冰厅的时光。
从进门到入座到享受美食,敏华在流程上用尽了心思,它是真的想把传统的港风和现代的潮流以一种和谐不突兀的形式融合在一起。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既让怀旧者忆起往事,享受回忆,又让对香港好奇的顾客感受到风土人情。
真希望敏华冰厅再拓展几个城市,让我在无论哪个城市都能带上三两好友,一起享受美食,一起创造回忆。 香港美食是真的好吃,没去过茶餐厅的,真心推荐去一次敏华冰厅!!
作为一个挑剔的港式茶餐厅美食爱好者,尝试了敏华冰厅后,就把它放进我的“再次打卡茶餐厅”收藏里。第一次进去敏华冰厅时,还以为是自己走错了地方,感觉我进去的不是一个茶餐厅,是一个潮流设计馆。
潮流复古的设计感真的让我迫不及待进店一窥,想要了解它的每一个story,向店员打听到:复古情怀又新潮的敏华冰厅是因为One Store One Story的空间设计概念打造出来的,敏华许多门店都有着不同主题的装修风格。
听完店员介绍之后,觉得这家店可真的太用心了,太懂消费者想要的“怀旧·新鲜感”,One Store One Story的空间设计真的有让我脑海里浮现出旧时的故事,顿时想去每一家敏华冰厅打卡,体验不一样的专属story。
宽敞整洁的桌椅摆放,间隔得真的恰到好处,我和邻桌之间合适的距离感,让我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感受到了安全感,真的是觉得桌上的饭菜都香了好多。
印象最深的菜品,是招牌黯然销魂饭,真是超级好吃,每日现场烧制的厚切叉烧真的惊艳到我啦。
叉烧的肉汁被封在纤维里面,有如江河汇聚,里面筋络入口即化,真让我梦回周星驰在《食神》里的台词“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叉烧!救命啊……”
带着港式特色的叉烧,还搭配着饱满的泰国大米和我最喜欢的半熟的流心荷包蛋,真是既保留了港式风格又别具风格~
吃饭前,我喜欢把流心蛋戳破,轻轻一戳,满满的蛋液缓缓流出,再加上敏华家调味头抽和秘制香葱油的加持,满满一勺入口,既丰富又满足,让人忍不住一次性炫完一大碗,荷包蛋真的是入口封神
让味蕾记忆深刻的搭配,真的超级nice
销魂饭不仅好吃,分量还足够,真的是诚意满满,拍着良心说,我觉得真的值回票价,下次还想和朋友一起过来品尝。
Big Men菠萝包是那种不吃就会后悔的好味道,吃了那么多家港式餐厅,菠萝包都太普通,至今只记住了敏华的Big Men菠萝包。
不用担心一整个菠萝包太大哦,敏华冰厅将表皮酥到会掉渣的菠萝包一切为二,夹进香煎午餐肉、嫩滑炒蛋、番茄和芝士。
一口下去就能吃到6种滋味,先是酥皮,到超级有满足感的芝士,再咬一口,滑蛋和番茄完美结合,最后是肉食星人喜爱的午餐肉,一次可以尝到多种滋味,真的超级过瘾。
新鲜出炉带着微微热气的菠萝包,融化了厚实又大块的进口芝士,滑蛋香与芝士香瞬间融为一体,满足感爆棚,拉丝感真的十分诱人……
真的是神仙好味道,我最喜爱的芝士和番茄真的可以被敏华搭配出来一道新颖又经典的美食~
看到创意十足的BigMen菠萝包,我的食欲顿时增加了很多很多。
敏华铁板杂扒真的是超级满足吃货的味蕾,坚持烹饪传统港味的敏华冰厅,还推陈出新给顾客带来更多的选择,不一样的酱汁提供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铁板杂扒有黑椒汁和洋葱汁可选,我帮大家尝试过两个吃法了哦,都真心推荐大家都尝试一下。
黑椒汁味道鲜美辛辣,口感极其丰富,一口吃出满满的幸福感;洋葱汁杂扒也不赖哦,不能吃辣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试试洋葱汁,真的超级开胃,解腻爽口。
浓厚的酱汁浇在炙热的铁板上瞬间就会燃起丰沛的肉香与焦香,柔韧牛肉、厚实猪肉、嫩滑鸡肉交替入口,仿佛在享用一道丰盛又精致的西式大餐,一瞬间就把记忆拉回了小时候大口大口吃肉的幸福瞬间。
在港式餐厅饱餐一顿之后,必不可少的柠檬茶特饮肯定是要来一杯的,敏华的柠檬茶特饮,味道真的很特别哦~
新鲜黄柠和青柠混入带有浓郁香气的红茶,双倍柠香气与茶香一同交织,后劲十足,一口就能很上头,真的超级清爽解腻,杂扒配柠檬茶绝对是yyds
新颖搭配一直都是敏华的特色,柠檬配上苦瓜,是我一试便不可以割舍的爆打苦瓜柠檬茶,苦瓜的清爽口感与柠檬的清新相融,锤棒爆打下,将多重香气集于一杯,席卷味蕾……
敏华冰厅周到的服务真的让人很舒心,我用的是自助下单,上菜速度真的超级快。
敏华不单单食物做得好吃,就连复古情怀也拿捏得准准的,潮牌设计感的环境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可以勇于表达自己,让我们在感受复古的同时,也可以做“潮流”的自己。
吃完饭,我还在敏华冰厅拍了港风大片,敏华冰厅复古又新潮的环境真的超级适合拍照,我打卡的这家店最有亮点的就是港式街头施工现场,戴上一副墨镜,拿着一份敏华冰厅专属报纸,让人梦回回到90年代,随手一拍就是既复古又酷酷的港风大片……
下次和好友聚会,我决定相约敏华冰厅,在潮牌设计中共同回忆我们的旧时光…… 十年老港漂,实打实的挑剔吃货,答题来和大家分享香港的美食。
香港食物的优势,在于种类多样,尤其是外国料理,除了日、法、意等比较主流的菜式,西班牙的tapas、泰国的pad thai、印度masala、越南的pho、甚至尼泊尔的sekuwa等都能找到。水平根据价位参差不齐,为了迎合本地市场,口味都有或多或少的改良。作为初体验,大体都是不错的,但比起当地的正宗出品,哪怕是极高价格的餐厅,都还是差口气,最多八十五分的水平。
国内的各地菜肴,在香港也基本都有——川菜、湖南菜这两年多起来,饺子烤鸭吃得到,西北菜肴也有,但论起正宗和好吃,比起深圳也差一大截,遑论和原产地比较了。
不过,在香港吃粤菜,贵虽贵,味道是好的。毕竟从顺德卷过来的厨子,还是有真本事。(几年前去过顺德,物美价廉技高超,令人念念不忘,顺德菜真的太好吃了)
此外,潮州菜馆也很多,颇受本地人喜欢。再就是广东人离不开的点心,无论高楼林立的中环,还是偏远的离岛渔村,都能见到掀开蒸笼时热腾腾翻涌的蒸汽,虾饺、烧麦、牛肉丸、叉烧包、凤爪排骨,奶黄包……这些都是平价的美味选择。加了鹅肝、松露、鱼子酱,甚至撒了金箔的新派点心,试一试便罢了,贵不一定好。
以上是泛泛而谈,总的来说,来了香港,口味杂的可以试试各类外邦菜肴,尤其是小众国家的,口味清单的去茶楼小店吃吃点心,大概都不会失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私人爱好,想和大家分享。
一、甜品
甜品爱好者,如果来了香港,可以吃到还不错的法式甜品。Dalloyau的Opera(opera歌剧院蛋糕的创始人)、Pierre Hermé的马卡龙(马卡龙的行业标杆)四季酒店侯布雄,这几家的甜品都值得一试,是比较正宗的法式甜品。(这三家在IFC都有,可以一次过打卡)
Dalloyau
尖沙咀广东道3-27号海港城港威商场3楼GW3220号
金钟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3楼325B号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2楼2028号
Pierre Hermé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2楼2029号
Le Salon De Thé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2楼2045号舖
日式甜品也有一些,Mon Cher的蛋糕卷不错,水平一直比较稳定。
Mon Cher
铜锣湾崇光百货B2
悲伤附注:我非常喜欢的日本甜品大师辻口博啟,曾经在citysuper有小柜台,蛋糕真的非常好吃,米粉芝士蛋糕轻盈松化、草莓奶油蛋糕简单却别有洞天,但是非常非常遗憾,大概两年前关停了o(╥﹏╥)o本店在东京自由之丘,羡慕住在东京的甜品爱好者)
此外,也推荐港式甜品、甜水,以前常去聪嫂,疫情以来再也没去过了。其他街边的糖水店,也都不差,受到街坊领居喜爱的,都是好店,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不建议
Ladurée
徒有其表、没有灵魂,可能出品的腮红是好看的,但Ladurée的马卡龙吃了一口绝对不想吃第二口。我也吃了从法国带回来的Ladurée一样拉胯。
二、巧克力
作为资深巧克力爱好者,巧克力得专门说一说。
1.先聊小巧可爱的巧克力bon bon
先要推荐的Pierre Herme, 口感极佳、味道大胆有趣(比他家的马卡龙味道还要更高级)。另外,老店la maison du chocolat,也不错,这些年一直保持稳定的水平。
悲伤附注:最好吃的bon bon,Jean Paul Hevin, 今年六月份离开香港了(暴风哭泣),此前也开在citysuper,不受欢迎真的很难理解。还有巧克力的元祖天师,玩烘焙无人不知的法芙娜,他家的bon bon也好吃,但是大概五六年前就关门了,我感觉是被隔壁的Godiva挤走的,彼时法芙娜的柜台在金钟,刚一已搬走,隔壁柜台的Godiva就把自己的货品扑过来了,Godiva这么受欢迎,从营销的角度我是理解的,但从味道品质的角度,我真的无法接受,我每次经过Godiva,心里都会默默叹气)
Pierre Hermé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2楼2029号
没找到bon bon照片,拿黑巧凑数
La Maison du Chocolat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2楼2006号
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2楼246号
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地库B03A号1
2.再说说单一产地的板状黑巧克力
香港作为贸易集散往来的中心,能轻易买到全世界各地的商品,包括各式黑巧。
Amedei早年好吃一些,这两年一般,性价比很低了(实在钱多,可以买)。
Domori的白瓷和Chuao,口感风味,甚至价格,都无可挑剔。
但现在出的新系列性价比高,但口味很一般
委内瑞拉天灾人祸不断,感觉往后可可豆品质和产量都不乐观,我也在且买且珍惜。
Akesson 有两款得奖的,都好吃
最近新发现的Cluizel的Mangaro。Cluizel是中等价位的巧克力,味道口感也是中等,但这一款马达加斯加71%的黑巧,味道纯粹,简简单单的好吃。(即使不考虑性价比,也赢过一众单一产地的黑巧了)
还有Pump Street,以往买得到,最近不常看到了。
这款非常好吃,不过香港买不到了
以上单一产地黑巧,在好一些的超市能买到,比如citysuper、Great。(不过也越来越少了,高端黑巧克力逐渐被牛奶巧克力、调味巧克力挤走了)。
悲伤附注:Jean Paul Hevin! 过去的两年,我都定期买他家的黑巧克力,有五六款不同产地的,风味各异,层次丰富,虽然不便宜,但真的值得(但是搬走了 T T,不过日本有很多家分店,在日本或者去日旅行的黑巧爱好者,一定要去试一试)
Jean Paul Hevin值得专门泡一壶茶,有仪式感地享用
不建议
Godiva
Godiva的bonbon, 外层厚、内层的夹心也是让人一言难尽,ganache不丝滑、praline太甜腻,反正就是一无是处。甜筒冰淇淋和巧克力奶昔还可以,但那么贵,感觉是专门开给冤大种的。
Venchi
和Godiva半斤八两,实在挑不出值得赞美的地方,不吃也罢。(Gelato还可以。叹气,以前中环有一家非常好吃的Gelato,店名Grom,开了几年也关店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的店,基本九死一生T T )
三、面包
DONQ
铜锣湾轩尼诗道555号崇光百货B2楼(好像还有其他分店,没去过不太了解)
图源官网
是一家日本连锁百年面包老店,在铜锣湾SOGO楼下超市的DONQ,已经开了三十多年了。起码我光顾的十年间,品质始终如一,而且我感觉比日本的DONQ更好吃一点(可能是因为日本好吃的面包店太多)。
他家的日式小面包,水准都很了得。除了吐司、黄油卷、小餐包、muffin、甜甜圈等常驻产品,还有根据季节时令调整的各类日式甜面包。此外,DONQ出品的法棍,是能在香港买到的,为数不多的正宗法棍。其他的乡村面包、欧式硬面包,也都非常可靠。可颂也好吃,全香港前三的好吃。
Bakehouse
湾仔大王东街14号地下
铜锣湾启超道16号地下
中环士丹顿街5号嘉彩阁地下
尖沙咀汉口道44号地下
是最近几年异军突起的面包店,主打sourdough。本店在湾仔,店主是瑞士人,此前在四季酒店担任糕饼主厨,后来自立门户开设bakehouse。早两年有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中午饭后,都会去bakehouse买两枚蛋挞。
Bakehouse的蛋挞,挞皮加了sourdough,烤好之后是深棕色的,酥脆之中带一点点咬口,还有焦糖香气,较之于寻常葡挞,风味层次丰富许多。挞心软嫩接近于焦糖炖蛋,甜度也不过分,真的非常好吃。后来有一段时间,蛋挞皮软塌,品质下滑的厉害,我们一度以为店铺会开不下去。好在后来,品控又回来了,最近在铜锣湾也开了新店,工作日的中午也常常见到人龙,想必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Bakehouse除了蛋挞,小点心也好吃的,比如夹满卡仕达酱的甜甜圈,还有风味悠长的quiche,爱吃甜的,也一定会喜欢他们的巧克力大曲奇。虽然说Bakehouse主打sourdough,但他们的sourdough面包,并不很对我的口味(大言不惭的说,我自己烤的sourdough无论口感还是风味,都更胜一筹。(#^.^#))。
侯布雄的dannish
Le Salon De Thé de Joël Robuchon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2楼2045号舖
洋梨塔,常吃常新
侯布雄的dannish(丹麦酥,就是做可颂的那种发酵酥皮)。柠檬dannish超级好吃,内馅儿是柠檬的酸甜,外层是酥皮层蓬松中带一点点软,一口咬下去,仿佛在大夏天被浇草坪的水珠溅到,有点突然但令人愉快。此外,夏天的洋梨dannish、秋天的栗子dannish、春天的杏子dannish、冬天的巧克力dannish,都好吃。全香港最好吃的丹麦酥,就在侯布雄。(面包一般,可以不吃)
不推荐
有些大众的连锁面包店,比如小美人鱼、maison eric kayser、A1 bakery 虽然没有特别好,但也没有很差,不至于不推荐。
不推荐的,要特别提名一下SAKImoto Bakery 嵜本
开在中环IFC,贵就罢了,一点也不好吃,加了那么多糖那么多黄油,还是不好吃,纯粹是在浪费卡路里配额。
为了不冤枉它,初次尝试后隔了一个月,我特意第二次购买,不行就是不行。小店很好看,面包陈列也很吸引人,一不小心就在柜台驻足,看见这家店最好绕路。
四、咖啡
Blue Bottle Coffee
中环摆花街38号地舖及1楼 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商场3楼3077号
香港有蓝瓶子,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根据我对日本几家蓝瓶子的好印象,我觉得香港的蓝瓶子应该也会让人满意。
早年会从日本背蓝瓶子的咖啡豆回来
%Arabica
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1楼1050号
尖沙咀天星码头1楼KP-41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地下
K06号 西环坚尼地城爹核士街1号裕福大厦地下G04号
五年前的价格单了,最近应该是有调整的
开了好些年,早年不时会去喝拿铁,后来不太喝牛奶,就没再买过店里的咖啡了。但在自己开始烤豆子之前,都是去 %Arabica买现烘的豆子,豆子种类不算特别丰富,但能都按照顾客要求的烘焙程度去烤豆子,也是在%Arabica,我发现了巴西peaberry的妙处。
Omotesando Koffee
湾仔皇后大道东200号利东街G24-25号
是日本人开的咖啡店,买过拿铁,买过烤好的豆子,都很不错,小店氛围也很好,值得一去。
注:香港有很多咖啡店,但我光顾的不多,以上三家是去过多次可以推荐的。(好咖啡没办法慢慢喝,真的爱喝咖啡,还是建议自己烤豆子,自己做拿铁或者手冲)
不推荐
coffee academics
冲着名字去的,非常不好喝,感觉连Pacific Coffee都不如。(又开了不少分店,实在理解不了)
四、一些小餐厅
1.特别好吃的点心
新兴食家
西环坚尼地城士美非路8号地下C号
香港的点心普遍都不错,在我这个北方人看来,新鲜的、热气腾腾的点心,就已经可以大大加分了,这一点上,有些酒店餐厅,端上来的点心蒸汽已经散去,非常扫兴,食材再好、环境再棒,都弥补不了被耽误的两三分钟。
新兴食家是一间非常不起眼的小店,开了三十多年,很受街坊领居喜欢。小店厨房半开放,可以看到师傅娴熟地包虾饺、烧麦。物美价廉,食客众多,凌晨三四点开始营业,除了上班日的工作时间,其余基本都要排队,也要和人拼桌。
但是这里食物很好吃,好吃到可以让人容忍排队、容忍狭窄的就餐环境。如果不挑食,盲点都可以,不会失望。
强烈推荐流沙包,热气腾腾,面皮暄软绵柔,馅料甘甜中有微微的蛋黄咸味,小包子蒸的恰到火候,流心是7分糖心的感觉,不会弄得满手都是。一人一蒸屉刚刚好,每次吃完还会打包两份带回家。
2.泰国菜
The Spice House Restaurant
湾仔厦门街35号地下
香港有很多泰国餐厅,价格差异大,丰俭由人。我试过一些,最喜欢的是湾仔的一家小店,坐着等餐的时候,可以听到从厨房传来燃气炉呼呼隆隆的声音。这个声音代表着锅气——滚烫烈焰、浓烈香气、写进人类DNA里的对美拉德反应的热爱。这家小店面向的主要是附近工作的白领,根据我的经验,午餐比晚餐好吃。
小小一碗,吃完大满足
套餐里的咖喱汤粉,是不打折扣的泰式浓郁,混着椰香的汤头在丰富的香辣里有一丝甜,粉劲道弹,上面还撒着一层炸过的香脆细面,一碗下肚,大汗淋漓,一上午在开足冷气的办公室里积攒的寒意和疲惫被冲洗走,饭后洗心革面回到工位,继续下半场的奋斗。
炒宽河粉,可以选鸡肉、海鲜、猪肉。旺火快炒,加泰式酱油和鱼露突出咸鲜,家九层塔和青柠汁增加清爽,河粉炒的刚刚好、口感弹压,不多的荤腥和蔬菜做好陪衬,不抢风头。
其他的红黄绿咖喱和微微酸甜口的pha thai,不功不过。
另外,推荐一下小众口味的泰北香肠,和在清迈吃到的差别不大,非常地道。泰国西北的香肠,在制作过程中,在猪肉里加入了大蒜、米饭,经过发酵,有微微的酸味,配着姜片吃,浓郁的肉香里混杂着香草的清新和蒜香,咸和酸有着微妙的平衡,但对于吃得惯的人来说,真的是令人难忘的美味。在香港的许多家泰国餐馆里,都没有找到这款香肠,这家小小的店铺,也因此被我打上了“正宗”的标签。
3.越南法棍三明治
Bánh Mì Kitchen
中环利源东街22号地下5号
一间不起眼的小店,cold cut banh mi非常好吃。有两回恰巧碰到越南法棍新鲜出炉,面包口感外脆内柔,夹着肝酱、扎肉片、泡萝卜和香菜,能吃辣可以要求加辣椒圈,一口下去非常令人满足。
4.日料
平价的日本料理
活一鲜
西环石塘咀皇后大道西503号地下
几年前活一鲜刚刚开业时,我们恰巧住在附近,比起大型连锁的日料店,小店食物质素很不错,氛围也很不错。(虽然和日本的不太好比,但对于喜欢吃寿司、鱼生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贵价的日本料理
松菱日本料理
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商场3楼
在香港开了很久的日本菜餐厅。工作日可以有相对平价的午市套餐,晚上价格可以很贵。食材很新鲜,可以吃到很高品质的鱼生/寿司。铁板烧水准也很高,如果预算充裕,可以试试各式海鲜、和牛、鹅肝等【痛风套餐】。常年满座,不好预约。 支持支持再支持!谢谢楼主! 最近我也在研究这方面的美食。
刚和老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经常去打卡一些热门餐厅,我会提前查看一些攻略,看一下网上的评价,提前订好位置,和她一起去享受一下。也踩过一些雷,毕竟是热门餐厅,有的餐厅只是拍照好看而已,味道就有点差劲了,不过老婆拿着照片朋友圈里炫一下还是蛮开心的。
这几年和老婆有了孩子之后就很少有二人世界了,也想带老婆去浪漫一下,所以最近就在研究一些大家都在种草的餐厅和港式餐厅。这两年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到的冲击也不小,最近去了几个热门餐厅也有点差强人意,老婆连发朋友圈的欲望都没有了。所以我想找一个有情怀的比较复古的那种餐厅,和老婆一起怀旧一下。
疫情之后好多人都消费降级了,我们也不例外,我发现我们的消费观念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钱一定要花得值,既然花钱出去吃饭了,味道一定不能差,环境又好的就更加分。
我最近关注了一个叫敏华冰厅的香港餐厅。很多人可能听到这个名字还有点陌生,冰厅,其实就是香港茶餐厅的前身,敏华冰厅起源于1970年代中国香港旺角的“文华冰厅”,目前在全国有66家门店,中国内地分店30+,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沈阳、佛山等一二线城市。而且敏华冰厅的内地门店秉承着 “One Store One Story”的空间设计理念,每个城市每个店,不但复古有情怀,而且主题装修风格都不一样,十分新潮,感觉品牌真的太有创意了。
敏华冰厅主打的菜品也传承了几十年的香港味道。
敏华黯然销魂饭,用泰国香米搭配厚切叉烧和流心蛋,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绝对不输周星驰《食神》里的黯然销魂饭。
Big Men菠萝包,菠萝包里夹着香煎午餐肉、嫩滑炒蛋、番茄和芝士,个头超大,不像有些餐厅的菜品那么小巧,感觉男生也能吃得饱。
敏华铁板杂扒,花一份菜的钱,同时吃到牛扒、猪扒和鸡扒,还搭配了薯条和配菜,性价比很高,这比去西餐厅可划算多了,太适合我们这种消费观念的人了!
看了一下大众点评,即便是一线城市,人均也只有几十块钱,比普通的湘菜、粤、淮扬菜都要便宜很多,还能感受到七八十年代的文艺气息,相信老婆一定会喜欢的。
希望敏华餐厅赶紧开到四川来吧,四川和香港餐厅会有怎样的碰撞呢?我要带上老婆好好体验一把! 听说香港有好多的名吃,想知道最好的特产是什么好吃的,海鲜类的可能挺好。 太赞了,楼主!期待你的更多分享!🌟 哇塞,楼主你太强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赞你了! 不愧是我们的楼主,一如既往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