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已有 18201 人浏览分享
举报
按保单数计,终身寿险的增长势头最猛,同比增长64.7倍,储蓄寿险紧随其后,贡献了35.9倍的同比增长。 按保费计,年金、储蓄寿险增势亮眼,分别同比增长89.3倍、67.4倍。 财富/储蓄类产品(寿险+年金)在总保费中占比高达94.5%。
用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代管的注册资本让保险公司继续经营,但限制销售新保单。 让其他有相同业务类型的保险公司/再保公司接盘濒临破产/清算的的公司的既有业务(已售出的保单)。 即时赔付已有保单,减少保险公司负债压力;即保险公司与消费者协商主动退保,消费者不会受到经济损失。
1.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 PLC) 2.安联保险(Allianz SE) 3.法国安盛保险(AXA Group) 4.友邦保险集团(AIA) 5.保德信金融集团(Pramerica Financial) 6.美国国际集团(AIG) 7.大都会集团(MetLife) 8.英杰华集团(AVIVA) 9.意大利忠利保险(ASSICURAZIONI GENERALI)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包含时间价值)占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代表了保险公司股东对其资本的回报要求。利润率要求越高,保险产品的价格也会越贵。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理赔金额×发生概率”就是一个保障责任的纯保障成本。发生率代表了一份保单所承担风险的发生概率(如身故、罹患重疾、遇上意外的概率),风险发生概率越高,保险产品定价时所需要的纯风险保障成本就越高,保险产品的价格也就越贵。 退保率是在某一保单年度选择终止保单并取回保单现金价值的概率。投资是有时间价值的,投资时间越短,成本分摊越大,利润率越低甚至会亏损。同理,保单前期退保率越高,退保时给客户的补偿越多,保险产品定价时所需要预留的损失补偿金额就越高,保险产品的价格也就越贵。 预定利率代表了保险公司为客户的资金增值所采用的投资收益率。定价时采用的预定利率越高,给到客户的投资回报越高,换算出来的的保费价格也就越低。 费用率则是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成本支出。比如运营费用、系统开发费用、办公场所租金、税费、员工工资、佣金等等。设定的费用率越高,产品的价格也就越贵。
国内保险仅支持人民币单位结算。 港险支持九种货币结算单位,包括美元、港币、人民币等。投保后币种之间也可以互相转换,抵御单一货币贬值风险。
国内保险不支持变更被保人,少有可增减被保人功能。 港险可增加候补受保人,甚至支持受保人和候补受保人的无限次变更,保单可以一直传承给子孙后代。
港险可将一份保单拆分成多份保单,灵活规划财富。可搭配货币转换功能使用,将拆分后的保单进行货币转换。
港险可以将未得到保护的分红先锁定在账户里,待到经济情况好了,再将分红解锁再次存入保险公司,降低投资风险的能力
国内保险不支持,仅有60天缴费宽限期。 港险:失业、乔迁、结婚、生子等重大人生事件可申请1~2年保费假期,灵活规划资金安排。
国内保险支持信托,但不支持类信托。 港险也支持类信托功能,可将理赔款一次性或分期给付给受益人,以防肆意挥霍。
国内保险部分支持加保,甚至按投保时的费率计算,减保限制按险种有所不同(增额终身寿险有20%减保限制),年金险固定领取无法更改(当然部分产品领取计划可变),万能账户进出都有手续费。 港险不支持加保,提取则无手续费,无次数、金额限制。但英式分红提取(部分退保)变现过程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折算。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不可争议条款」是人寿保单中常见的条款,通常指定只要保单生效一段时期(通常为期两年),即使保险公司其后发现保单持有人及/或被保人没有披露所知范围内任何对签发保单的重要事实,如果并无欺诈成分,则保险公司不可以就保单提出争议或抗辩。 「不可争议条款」并不适用于任何附加契约,因此所有附加契约均不受这两年「并非欺诈」期的限制,如果没有披露的资料对签发保险合约至关重要,则无论保险合约缮发多久,保险公司都可以提出争议。
港险在理赔时只需要出具“合法医院/注册专科医生的诊断书”、“所在地警局或派出所开出的死亡证”,即可作为理赔的条件之一(医疗险保障地区可以有“全球含美国”、“全球不含美国”、“亚洲太平洋”等多重地理范围选择)。 即便受保人常驻境外,只需要所在地警局或派出所或医生证明,就符合理赔要求之一。 国内保险规定必须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出具的被保险人的死亡证明”,才能进行理赔,这也间接限制了病人通过保险转移境外医疗成本的可能性。
保证终身续保 香港的医疗产品,“保证终身续保”写入合同,无论“上一年个体理赔情况如何”、“健康状况如何改变”,保险公司都不会剥夺受保人“终身续保”的权利。如因保险公司停售,那么也会在市场上找到同类型的其他产品提供给受保人,行使其“保证终身续保”的权利。 国内医疗险则不能承诺“保证终身续保”,只承诺保证续保期间不会因被保人的健康状况或历史理赔情况拒绝续保申请。当产品停售,依据条款有的产品可能无法提供替代产品而续保。 进口药与非进口药 香港的医疗险,不区分进口药与非进口药,所有的药物只要是“于合法经营之药房或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注册医生的诊所内购买,注册医生于治疗疾病或受伤时之处方药物”,以及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名单内的标靶治疗和癌症药物,都可进行报销。 内地医疗险,区分进口药与非进口药,并且区分了外购药。投保前需要弄清楚,条款对药物进行了哪些限制。当然,即便是FDA已批准上市的新药,未拿到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未在国内上市,依然是不能报销的。 医保不报销的情况 香港的医疗险,保障责任包括了ICU重症监护室的治疗,有些产品还会包括“因入住ICU重症监护室而进行的现金补贴项”。规定了在香港或境外其他地区的医院就医,需要遵守房型要求才能进行100%报销。 内地的医疗险,很多产品仅明确了重症监护室床位费是包括的,但入住重症监护室所产生的设备(尤其是昂贵设备)、医疗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可能并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即便是有的医疗险产品覆盖了特需、国际部、VIP病房,但重症监护室费依然不属于保障范围。
疾病定义 国内监管在2021重疾新规后重新定义了28种重大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高发的28种重疾+3种轻症,就必须除了不保障轻症的纯重疾险外,所有重疾险的合同条款都必须包含这31种疾病,按这个规范来定义,无论大小公司,条款一字不改、保障一模一样。这28+3种疾病,已经占重疾发生概率的98%,重大疾病的定义对产品的影响不大。 港险在制定疾病范围则有更强的自主性,更宽泛。香港监管部门对于保险合同条款的设置没有任何硬性规定,所以香港的重大疾病是没有统一定义的,各家保险公司都可以不同,疾病定义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保险产品的优劣,而普通消费者又很难知道疾病定义的真正差异,因而给消费者增加了选择难度。香港重疾产品挑选需要更高的专业度。 香港重疾险,没有中症定义,轻症占用重疾保额;而内地重疾险,轻/中不占用重疾保额。 免体检保额 香港重疾险产品保额可达到年收入的5-10倍要通过相应的“健康核保”、与“财务核保”即可。而一般的人,在健康状况没问题的情况下,最高免体检保额可达65万美金(合450万人民币)。 内地重疾险的免体检保额一般是100万(寿险300万),也会有2年内累计投保200万重疾保额需要告知进行审核。 保额递增 香港的重疾产品,前10或15年有保额50%(55%)或75%不等的额外赠送;从第5年开始起,保额还会用“分红”的形式递增。通过保额长线分红,抵御“医疗通胀”。 内地的重疾险,采用的是额外赔付形式,前10年/前30年、30/60/70岁前额外赔付X%保额,但保额分红或保额递增产品很少见。 现价递增 香港的重疾险,大部分为带“财富增值”功能,有分红。适当的时间退保,也相当于积累一笔财富。比如一份重疾险保单,在25年左右现价基本超过已交总保费;保单35年现价等于2.2倍总保费;保单45年现价等于4.22倍总保费。 而内地的重疾险,现价高的产品,一般是40年左右回血,现价低的产品现价可能终身不能达到已交总保费。 人寿保障功能 香港的重疾险都有身故保障(人寿保障功能),重疾和人寿通常共享保额。 内地的重疾险,有带身故赔付的,也有不带身故的。 今年开始,两地重疾险先后创新,出现了重疾赔付后,身故仍可赔100%保额的产品(中华福尊享版、诚保一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0
5
朋友閑置梳化,有需要可以聯係
四年级常识15-试卷 答案
去香港购买保险,如何选项适合自己
香港地道的本地美食?
香港租房攻略,看这一篇全搞定
2023美国移民攻略指南 | 移民美国
香港医疗制度八问八答
赴港优才创建
提供香港本地服务
7*24小时在线服务
实时咨询,安心服务
开放移民教育社区
生活因分享而美好
退款售后无忧
香港本地公司服务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星云教育社区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2 15:16 , Processed in 0.136919 second(s), 62 queries .
© 2023-2033 FLYER GROUP LIMITED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在线时间:9:00-19:00